首體速滑館鋼結溝屋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大跨度梭形鋼結構體系,設計新穎,受力明確,跨度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平面尺寸為184*88m,建筑面積13000㎡;屋蓋由167 X 72m的中段直線形和東、西段半圓形3部分組成,鋼結鉤屋蓋支承在周邊“T”形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柱梁的鵝頭上。東西段半圓形梭形鋼架內端點支承是通過半圓形中心環支承系統將力傳至直線段中都整梭形鋼架上,并逐架向內傳遞。
設在2層地面,即地下室頂板上皮,天窗最高點為26.90mm,鋼支座標高為18.50m,半圓形段及直線段梭形鋼架上弦標高為+21.00m,下弦為+13.00m。
全部梭形鋼結構節點均焊接連接,其節點連接形式有4種:①空心球一鋼管節點、②鋼管相貫節點;③空心球一鋼管榫接一鋼板節點;④鋼板一鋼管榫接節點。
空心球1567個;梭形鋼結構總重約Ilea t;馬道重約60 t。
承擔該工程主要包括梭形鋼架、支律系統、天窗、支座、馬道,劇防火臻等項制作么裝與涂刷項口。
共主要特點是:安裝構件的噸位大、跨度大、高差大;節點復雜,桿件形號多,特殊空心珠制作工藝難度大,支撐系統呈斜交、曲線空間交匯的立體安裝;電焊量大,工規緊,下達任務只給3個月的工期,按計劃工期制作安裝需4個半月,上級要求采取措施完成任務。
2、施工方案的確定
按該工程梭形鋼結構的特點與難度進行了6種施工方案設想的論證,最終優選為:一是構部件加工確定為工廠與現湯加工相結合的原則;二是東、西半圓段采用中拼高空散裝法,中段采用大拼整體上滑移法,在建筑吸南北兩側各設一白R=700m,Q=3t的塔式起重機,解決全部鋼結構的安裝。
3、主要施工方法
(1)半梭形鋼架及整梭形鋼架的安裝。
東、西半圓段為雙機抬吊半梭形鋼架,,從中間軸開始對稱安裝,支撐桿件為高空散拼。中段整梭形鋼架分為4個吊裝單元(包括天窗),分別由兩塔雙機拾吊到中央承重架上(⑥⑧軸處)進行兩鑰架、包括全部支撐系統的大拼裝,并沿事先設置的滑道以油壓千斤頂為推力,由中間向兩端累積滑移到位,然后進行校正調整連接。
(3)鋼架支座就位
鋼架支座為水平及豎向組合減震支座,鋼架就位前因滑道與弧形墊塊標高相同,當滑行完畢將支座用千斤頂路徽頂起,割滑道將弧形墊塊推進去就好位,落下千斤頂(指中段和東、西半圈與中段合攏處),隨即將水平和豎向支座安好。